备金险企明显计提较大 准规模一季业绩分化四大

尽管2013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净利润基数较高,大险但今年一季度保险公司在保费大幅增长和高投资收益率的企季推动下,净利润继续获得高速增长。业绩不过,分化在行业高增速下,明显模较4家上市险企业绩分化明显。准备而影响业绩的金计关键变量是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和资产减值影响。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较大
一季度上市保险公司保费触底反弹,提规实现爆发式增长,大险但2014年一季度4家上市险企净利润增速参差不齐,企季中国平安(行情,业绩 问诊)、中国太保(行情,分化 问诊)净利润仍保持较高增速,分别为46.2%、明显模较44.3%,准备新华保险(行情,金计 问诊))为6.5%,中国人寿(行情, 问诊)则同比下降28.3%;净资产较年初依次分别增长6%、4.3%、4%和1.8%。
长江证券(行情, 问诊)分析师刘俊表示,保费、投资收益、计提责任准备金和资产减值,这几大因素影响净利润。其中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和资产减值影响最为明显,并且这两者计提规模差异也较大。
刘俊分析,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寿险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7%、25.2%、53%和18.1%,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同比分别增长21.1%、4%、57.8%和61.2%。保费收入增速与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增速差异较大,主要在于产品缴费结构和产品形态不同。
“剔除基数原因,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因为趸交占比较高,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较大。”刘俊称,从变动趋势来看,一季度是趸交保费的高点,随着佣金及手续费增速的放缓和偿付能力压力的增加,后期产品结构调整将是常态,单季度责任准备金计提规模会减少,增速会放缓。
股票亏损仍计提影响业绩
影响净利润的另一个关键变量是一季度股票亏损依然计提。今年首季,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分别计提减值24亿元、52亿元、 4600万元和2.57亿元,分别占净资产2.72%、2.33%、0.63%和0.02%,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2.09%、1.28%、0.18%和0.01%,资产减值从计提规模到占比均差异较大。
刘俊分析称,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减值规模较大,股票亏损依然是减值的重要原因。综合2013年浮亏情况,2014年资产减值压力增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规模和权益仓位依然是减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有业内人士称,险企的投资在近两年提升高收益类固定收益资产比例后继续维持较高水平,推动新业务价值和业绩均实现高速增长,远超市场预期。预计全年新业务价值增速将远高于2013年,而在债市回暖下,预计净资产和内含价值也将恢复高增长,目前保险行业估值仍低于清算价值,积极推荐,首选估值最低、基本面表现最好的中国平安。
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则表示,2014年一季度,从投资净收益(投资净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计提)来判断,新华保险表现最好,增速达到18.5%,中国太保下降最多,为-20.6%。
投资收益表现方面,则是中国平安增长最高,为38%,其次为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均为12.8%,但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由于计提资产减值大幅增长,分别增长187.4%、830.5%,使得投资净收益均大幅下降;新华保险无此影响,其投资净收益保持4家中的最高水平。
标签:责任准备金|新华保险|资产减值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相关文章
- 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的光一退,罕见地在退市整理期获神秘自然人大手笔增持,且该自然人在大幅增持前已迅速进驻董事会。与此同时,投入真金白银后,公司股价在退市整理期交易首日大跌后逆势大涨,短短4个交易日走2025-05-12
- 4、酪蛋白肽组分的锌螯合能力分离得到4组酪蛋白肽组分的锌螯合能力如图3所示。Fl和F2组分表现出较高的锌螯合能力,分别为39.27%和25.9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F3和F4组2025-05-12
“标准物质稀释不确定度评定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案例讲解”即将开播
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定于每周五上午09:30节假日除外)如期举办,老时间,老地方!伟业计量线上研讨会——“标准物质稀释不确定度评定和实验室质量控制案例讲解&rdquo2025-05-12- 2、酶添加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纤维素酶添加量的增大,总黄酮提取率呈增长趋势,当酶添加量为1.5%时,提取率达到了最高值;之后,总黄酮提取率逐渐降低。因此选择酶添加量为1.5%。32025-05-12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为贯彻落实《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有关条款,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通知,进一步强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规定,并要求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和药品网络2025-05-12
- 肌原纤维蛋白( myofibrillar protein,MP) 是肌肉中肌原纤维的主要蛋白质( 占肌肉总蛋白 50% ~ 55% ) ,其功能特性对肉制品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在肉类加工尤其是肉糜类制品2025-05-12
最新评论